摄影旅游网

标题: 霞浦,我在馒头山看如梦似幻的日出!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边凡    时间: 2020-2-21 19:59
标题: 霞浦,我在馒头山看如梦似幻的日出!
霞浦的围江村有座山叫馒头山,距离霞浦县城三十多公里。许多摄影人来到围江,都要起个大早,赶在太阳出来以前到那馒头山前,在茫茫的大海边等待太阳的升起,拍那太阳升起来的那丝儿的绚丽。馒头山又叫情人岛。

馒头山距离霞浦县城三十多公里。摄影人在太阳出来以前赶到馒头山,在茫茫的大海边等待太阳的升起,等待那太阳升的绚丽。

馒头山实际上是一座独立的岛礁,四面环海。退潮时,滩涂环抱着它,显得那样静谧深远。涨潮时,海水围绕着它,又充满了勃勃生机。

正是因为有了这座馒头山,拍日出的时候才不显得景色单调。

头天下午我们拍完S湾的晚霞,就赶到馒头山对面的旅馆住下来,准备第二天一早拍摄馒头山日出。

馒头山是看日出的好地方,但是看日出最好的地点是在一个宾馆的三四五楼的阳台上。建议要去馒头山看日出的朋友,选择住在这个宾馆,或者提前四点之前到这里会是个比较好的选择。

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在馒头山对面架好脚架,在茫茫的大海边等待太阳的升起,拍那太阳升起来的那丝儿的绚丽。

天还没亮的长暻光的照片。

太阳还没抬头,霞光便染红了海水,染红了滩涂,染红了远处的渔船,染红了觅食的海鸥,染红了赶海的渔民。这一组组的画面,总是以它的壮观和典雅,让人赞叹,让人流连忘返。

太阳开始露出山头了。

天渐渐开始亮了,朝霞也开始显现了,水面的金色不停闪烁,将是更加精彩的途径。馒头山的日出之所以壮观,在于馒头山的位置,早上日出的时候,海水退去,刚好可以露出一条路连接海里的馒头山跟海滩。

海面上在日出的时候会有金黄色的波纹,配上竹竿在水中的倒影,馒头山以及那条路就会非常精彩,如果有点云在天空,黄色不会特别强烈。

馒头山的路形状是弯曲的S形,跟日出的红色紫色光晕配合起来,非常漂亮,加上馒头山与海滩中间的地带有很多竹竿,丰收时用来悬挂海带。

今天的日出,是漂亮的日出,天朗气清,尽管云彩还不够,但已经很不错了。


海面上渐渐有了生机,渔民们三五成群乘机动船奔向密密麻麻的渔排,开始周而复始的劳作。

叫它馒头山真是非常形象,不管远看还是近看都像馒头。在这里拍日出是个好地方。

霞浦的滩涂很美丽但非常难拍,最佳的时间就是早、晚两个时段。
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水里有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。

天空慢慢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调,十分柔美绚丽。

在最佳时段中也仅仅有几分钟,而就在这区区的几分钟时间内,又受到天气的影响,想拍张满意的片子是真不容易。

退潮后通往馒头山的小路现了出来。


站在海岸边,一眼望过去,一排排紫菜和海带,层次分明,错落有致,层层竹排倒映在水中。

霞光染红了海水,染红了滩涂,染红了远处的渔船,染红了赶海的渔民。



这一组组的画面,总是以它的壮观和典雅,让人赞叹,让人流连忘返。

朝霞也映红了馒头山傍的围江村。一群海鸟飞过,海面上渐渐有了生机,渔民们三五成群乘机动船奔向密密麻麻的渔排,开始周而复始的劳作。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水里有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。

作者: 春明景和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0:03
好拍摄!
作者: 春明景和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0:03
好拍摄!
作者: 春明景和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0:04
欣赏支持!
作者: 春明景和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0:04
欣赏支持!
作者: 大方美丽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1:40
好光影、好拍摄。
作者: 大方美丽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1:40
欣赏学习支持!
作者: 似水柔情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1:59
拍摄漂亮、欣赏学习!
作者: 独孤客    时间: 2020-2-21 23:52
欣赏佳作,快乐分享!
作者: 山西大业    时间: 2020-2-22 07:44
拍摄漂亮,欣赏学习
作者: 北京老王    时间: 2020-2-22 09:06
拍摄漂亮,欣赏学习
作者: 海马    时间: 2020-2-22 18:50
拍摄漂亮、欣赏学习!
作者: 闲云野鹤a    时间: 2020-2-22 19:52
欣赏学习
作者: 良医曹德华    时间: 2020-2-23 21:23
拍摄漂亮学习欣赏点赞加分!
作者: 鱼眼看世界    时间: 2020-2-24 18:53
好光影、好拍摄。
作者: 鱼眼看世界    时间: 2020-2-24 18:53
好光影、好拍摄。
作者: 闲云野鹤a    时间: 2020-3-17 20:53
欣赏学习点赞




欢迎光临 摄影旅游网 (http://xn--fiqs8sr9ge7eb4b28vo92a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